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在10月4日结束,最终高市早苗以185票对156票的成绩,在决选中击败了小泉进次郎,赢得了这个重要职位。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,首次选出女性党总裁。而按照日本的政治流程,她将在10月15日的国会投票中接替石破茂,几乎可以确定成为新一任首相。选举过程起初没有候选人能在第一轮获得过半票数,经过一番激烈的拉锯,最终高市在安倍派和部分中坚派系的支持下获得胜利。
在选举之前,高市早苗已经明确了她的竞选纲领,主张延续安倍政策,特别是强调日本防卫支出的提升,提出将其提高至GDP的2%。她还强调加强美日同盟,并推动日韩、美日和菲律宾之间的合作。这些政策在党内的右翼派系中得到了广泛支持,但也引发了中韩媒体的强烈反应。美国方面则没有过多评论,更多的是观察她是否会继续宽松的经济政策。选举结果一公布,东京股市出现小幅反弹,日元汇率略微下跌,债市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,这与她主张不急于加息的立场有一定关系。
关于对中国的态度,高市从来不避讳她的立场。早在担任经济安全保障大臣时,她就大力推动供应链安全法案,重点关注半导体和关键矿产,显然将中国视为潜在的风险源。今年10月1日,她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态,认为解决台湾问题需要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坦诚对话。这番话引发了日本学界的强烈反应,一些学者批评她的想法过于简单,认为在她的强硬立场下,这样的对话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展开剩余71%高市早苗的鹰派形象早已深入人心。她几年前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,明确指出台海的和平与稳定是日本的核心利益,并呼吁美日联手共同维护台海局势。除此之外,她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,甚至在议会辩论中曾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表态不甚明确。所有这些行为,使得中国媒体将她贴上了“反中首相”的标签,而韩国舆论也对她可能影响日韩关系表示担忧。
尽管如此,高市在胜选后的记者会上表态称,她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民众对自民党的信任,带领党继续前进。她还提到,自己计划扩大执政联盟,这显然是考虑到自民党当前在国会中的少数地位。石破茂卸任前遗留了不少问题,包括党内派系斗争、地方选举压力等,因此她上台后的首要任务之一,将是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以及日本保守党进行政策协调。
在经济方面,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张积极财政与宽松货币并行。她认为,日本央行不应急于收紧货币政策,而应继续通过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。日本目前面临财政赤字高企、增长乏力、通胀刚有起色的困境,因此她的这一政策主张与当前形势较为契合。在她担任经济产业大臣期间,曾推动过可再生能源法案,并注重提升工业竞争力和地方生产力。在她当选后,股市出现小幅反弹,投资者认为她将推动更多的刺激政策,尽管日元汇率和长期国债面临一定压力。
在外交方面,高市早苗的立场一向强硬。早在2024年,她在国会演讲中就将台湾问题提到重要位置,并推动日本与台湾的经济对话。尽管她的政策受到一些学者批评,认为在她的强硬立场下,实际上很难实现高层对话,但她的态度却没有改变。台湾民进党当局在她选举胜利后发出了祝贺,但也有不少声音提醒,别过于乐观,因为她的反华立场显然存在。
此次自民党选举的规格较高,整个党内投票,地方票与国会议员票并重。在决选中,高市早苗逆袭获胜,主要依赖地方支持。她今年64岁,1993年首次当选为众议员,曾先后担任过多个地方、中央和党内职务,十次连任奈良二区。在担任经济安全大臣期间,她曾访问华盛顿,公开表示对中国的风险警觉,并在国会报告中列出了防卫措施。
选举结果公布后,舆论反应迅速。中国媒体认为她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可能会影响中日关系,韩国媒体也表达了对历史问题可能重新激化的担忧。美国方面的智库则认为她能稳住印太地区的联盟,但也提醒日本不要高估自身实力,避免做出过于激进的举动。10月5日,RFI报道指出,美中韩三方都对高市早苗的强硬外交表示担忧,担心她的政策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。她提到的加大防卫预算政策在党内右翼得到支持,但经济派系则对此表示疑虑,担心会进一步加剧日本的财政赤字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盛证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